经过十多年的准备楚已有力量与晋逐鹿中原争夺霸主的位置了而后征
经过十多年的准备,楚已有力量与晋逐鹿中原,争夺霸主的位置了。而后征服了中原地区三个主要国家陈、郑、宋,而真正称霸中原。
孙武
孙武生于将相世家,身处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大军事家、大政治家遗风流布的齐国,从小受到尚武风气的熏陶。
孙武觉得自己的抱负在齐国,无从施展,因而决定出游,奔向吴国,辗转来到罗浮山的东麓,在那里潜心著书,最终写完了《孙子兵法》初稿。在隐居期间,孙武结识了伍子胥,他帮助孙武开始实现人生的志向,并给他带来了命运的福音。孙武塑像伍子胥竭力向吴王推荐孙武,但吴王阖闾不相信孙武有真才实学,看过《孙子兵法》后,吴王让孙武进行演试,最终上演了吴宫杀姬的戏剧性一幕。
吴王虽痛失爱姬,但从大局出发认为孙武是个难得的将才,再者“令行标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领统帅士兵的通则。用兵莫贵于威严,威行于众,三军遵纪守法,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吴王最终下定决心,任命孙武为吴国将军,担当起军国重任。在孙武、伍子胥等人的辅佐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外交和军事都大有起色,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孙武拜将之后,即与吴王、伍子胥等日夜密议,制定出强国图霸的基本国策。孙武用自己的军事理论思想改编整顿军队,选拔培养将官,训练教育士卒,加强军事防御,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吴国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吴国以后称霸诸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最终使吴国一步步地登上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主地位。
吴王阎闾四年(前)秋,吴国以孙武为大将对楚国发动战争。为了收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效果,孙武先派一支部队去进攻夷城(今安徽亳县东南),当楚军调兵遣将准备在夷城与吴开战时,吴军又急转直下渡过淮水,直扑潜(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市)地区。当楚军救援部队到达后,吴军立即撤走,不与楚军交兵开战。吴军的另一支部队则自淮水而上,直驱数百里,把楚国重要城邑弦(今河南潢川县)围困起来,并摆出要攻取弦邑的架式。当楚国大队援军长途跋涉前来救援时,吴军又撤兵而走,让楚军扑了个空。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楚军来回奔波一再扑空,军力疲惫士气低落,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这时孙武认为真正进攻的时机已到,于是派一直蓄锐待发的主力部队迅速出击,擒杀了掩余和烛庸。吴军不仅除掉了掩余、烛庸这两个吴王的心腹之患,而且摧垮了楚国在淮水中下游用以拒吴的势力。在这一战役中,孙武“因利而制权”的战略战术得以实践和检验,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也得以发挥出来。
吴王阖闾九年(前)秋,楚国兴兵讨伐蔡国,蔡侯以公子乾与大夫之子为人质向吴国求助。吴国君臣制订了“出兵救蔡为虚,攻打郢都为实”的总体战略方针,以孙武为主将,调动全国的兵力,联合蔡国和长期受楚欺凌的唐国,大举发兵攻楚。经过激战,楚国大败,不再是吴国称霸的障碍。
后来孙武又和伍子胥一起为大将,统率吴军,在北上征讨齐国和晋国、南下攻伐越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使吴国终于在吴王夫差十四年(前)的诸侯黄池会盟中赢得了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