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来宾KTV招聘网 > 来宾热点资讯 > 来宾励志/美文 >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县人年轻时没人知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县人年轻时没人知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

2022-10-18 09:18:58 发布 浏览 845 次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县人。年轻时,没人知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贾诩有张良、陈平的特殊才智。他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后来因病辞去官职,西回 县,途中遇到叛乱的氐族人,与他同行的几十人都被捉住。贾诩说:“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把我另外藏起来,我家一定会用重金来赎人的。”当时的太尉段颍,过去长期担任边疆的将领,在西边的国土上威名远扬,所以贾诩借他的威名来恐吓氐族人。氐人果然不敢伤害他,与他订盟并且送他回去,其余的人全被杀死。贾诩其实并不是段颍的甥孙,他能随机应变地办成事情,他的处事都像这类情况。

董卓进入洛阳时,贾诩以太尉属营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后来升任讨虏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驻军陕县,贾诩在牛辅的军队里。董卓失败,牛辅又死去,部众都感到害怕,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想解散部队,抄小路回家乡。贾诩说:“听说长安城中有人在商议想杀尽凉州人,你们各位丢开部众单独行动,即使只有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带领部众往西去,在所到之处招兵买马,来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如果事情侥幸成功,我们就可以尊奉朝廷之命来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解散也不算晚。”大家认为是对的。李傕就向西攻打长安。这事写在《董卓传》中。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想根据他的功劳封他为侯,贾诩说:“这是一个救命的办法,哪有什么功劳!”坚决推让不肯接受。后来又任用他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官员们的师长,是天下众望所归的,我贾诩的名声向来不大,没有什么使人信服之处。即使我贾诩贪图荣誉和名利,对朝廷会怎样呢!”于是改任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择举用人才,他对选用人才有很多纠正错误改变举措的意见,李傕等人既亲近又畏惧他。适逢母亲去世贾诩辞去官职,后来又受任为光禄大夫。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城争战时,李傕再次请贾诩担任宣义将军。李傕等人讲和,放出天子,保护大臣,贾诩在这些事上都有功劳。天子已经放出,贾诩就上交了官印和绶带。这时段煨将军驻守在华阴县。段煨与贾诩是同郡人,于是贾诩离开李傕投身段煨。贾诩向来有名气,受段煨的部下敬仰。段煨害怕自己的权力被贾诩夺去,可是在表面上对贾诩的礼节非常周到,这样贾诩自己反倒更感不安。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诩说绣与刘表连和。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太祖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绍军大溃,河北平。太祖领冀州牧,徙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诩以为可伪许之。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一承用诩谋。语在《武纪》。卒破遂、超,诩本谋也。

贾文和料敌决胜,选自清刊本《三国演义》。图为贾诩和张绣谋划应曹之策。

张绣在南阳时,贾诩暗中与张绣联络,张绣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将要启程时,有人对贾诩说:“段煨待您已很优厚了,您为什么要离开他?”贾诩说:“段煨性格多疑,有顾忌我的想法,礼遇虽然优厚,但不可长久依靠,时间一长将被他谋算。我离开后,他一定高兴,还希望我在外面结交强大的势力作为他的援助,他一定会厚待我的妻室儿女。张绣没有谋主,也希望得到我,那么我的家室与我本人一定都能保全。”贾诩就走了,张绣以晚辈的礼节待他,段煨果然也对他的家属很好。贾诩劝说张绣与刘表联合讲和。太祖连续几次征伐张绣,一天早晨太祖突然率军撤退,张绣亲自带兵追击他。贾诩对张绣说:“不能追击,追击一定会吃败仗。”张绣不听取贾诩的意见,发兵与太祖交战,结果大败回来。贾诩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打定能取得胜利。”后来张绣追悔地说:“没有采用您的意见,才弄到这般地步。现已失败,怎么再追?”贾诩说:“军情有了变化,赶紧去追击一定胜利。”张绣信了他的话,于是召集败散的士兵前去追击,打一大仗后,果然凯旋。张绣问贾诩说:“我用精锐的兵力去追击撤退的军队,您说一定失败;回头又用吃了败仗的士兵去攻打取胜的士兵,您却说一定取胜。事实上全都如您所说,为何反而全都验证了?”贾诩说:“这是容易理解的事。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公的对手。曹军虽然刚刚撤退,曹公一定会亲自截断后路;追击的兵力虽然精良,但将领已不能对抗,他们的士兵也精锐,所以知道一定失败。曹公进攻将军时没有什么失策,在战斗力没有耗尽时撤退,一定是国内有事;曹公既已打败将军,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将领们截断后路,将领们虽勇敢,也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即使用战败的士兵去打也一定能取胜。”张绣才信服。这事之后,太祖在官渡抵抗袁绍,袁绍派人招揽张绣,并写信给贾诩希望相互联合支援。张绣想答应袁绍,贾诩在张绣的坐席上毫不隐讳地对袁绍的使者说:“请回去谢绝袁本初,袁氏兄弟间尚且不能相容,反而能容纳天下的杰出人物吗?”张绣惊恐地说:“怎么会到如此地步!”私下对贾诩说:“既已这样,该归附谁?”贾诩说:“不如归附曹公。”张绣说:“袁绍强大,曹公弱小,我又与曹公结了怨仇,怎么可以归附他呢?”贾诩说:“这就是您应该归附他的原因。曹公是奉天子之命来号令天下的,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一个原因。袁绍强大,我们以很少的部众归附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的部众弱少,他得到我们一定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凡有霸王志向的人,本应放弃私怨,在天下人面前表现自己高尚的德行,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三个原因。希望将军不要疑虑!”张绣听取了他的意见,率领部众归附太祖。太祖看到贾诩,非常高兴,握着贾诩的手说:“使我的信誉被天下看重的人,就是您。”上表奏请让贾诩担任执金吾,封为都亭侯,后来升任冀州牧。当时冀州还没平定,留下他参与司空府的军事。袁绍在官渡包围了太祖,太祖的军粮正要吃光,问贾诩能想出什么办法,贾诩说:“您的精明超过袁绍,勇敢超过袁绍,任用人才超过袁绍,果断地把握时机超过袁绍,您有这四个方面超过袁绍的长处,但半年还没有平定袁绍的原因,只是因为要顾及万无一失。您一定要果断地把握时机,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平定。”太祖说:“好。”于是集中兵力,围攻袁绍长达三十多里的营垒,打败了他。袁绍的军队大败,黄河以北的地区平定。太祖兼任冀州牧,升贾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攻下荆州,打算沿长江东下。贾诩劝谏说:“明公过去打败了袁绍,如今又收取了汉南,威名远扬,军队势力壮大;如果利用原来楚地的富饶物产,来犒赏官兵,抚慰安顿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可以不必劳师动众江东便诚服了。”太祖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军事上终于不利。太祖后来在渭南与韩遂、马超作战,马超等人要求割地讲和,并请求派送人质。贾诩认为可以假装同意。太祖又向贾诩询问计策,贾诩说:“这不过是离间他们的关系罢了。”太祖说:“理解了。”一一采用贾诩的计谋。这事写在《武帝纪》中。最后打败韩遂、马超,这本来就是贾诩的计谋。

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 进爵魏寿乡侯,增邑三百,并前八百户。又分邑二百,封小子访为列侯。以长子穆为驸马都尉。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 []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

这时,魏文帝担任五官中郎将,临菑侯曹植却正是才名大显的时候,兄弟俩各有党羽,时有争夺王位继承权的说法。文帝派人询问贾诩巩固自己地位的办法,贾诩说:“希望将军发扬光大德行气度,亲自修研寒素士人的学业,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做儿子的道德。这样就可以了。”文帝听取了他的意见,刻苦地磨炼自己。太祖还曾避开身旁的人询问贾诩,贾诩默语不答。太祖说:“我与你说话,你却不回答,这是为什么?”贾诩说:“我恰巧正在思考问题,所以没有马上回答。”太祖说:“在想什么?”贾诩说:“在想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太祖听后一声大笑,于是立太子的事就定下来了。贾诩认为自己不是太祖的老臣,可是谋划的时间久远,怕被猜疑。闭门自守,回家不与他人交往,儿女婚嫁,不攀高门,天下人谈论起有智慧计谋的人都赞许他。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